口暴在线视频|蝌蚪窝综合国产国产AV无乱码|无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天天九九一级片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您的位置:首頁 > 景觀建筑

跟著遺介來探索故宮的宮殿秘密!

發(fā)布時間:2020-04-26      閱讀量:195995次     
  2020是北京故宮600歲的生日
  這個中國人最驕傲的建筑群
  在數(shù)千年漫長的演變中
  宮殿建筑是如何一步步
  變成如今最強的國家名片呢?
  這次跟著遺介
  來探索故宮的宮殿秘密!
  01
  故宮是怎么設(shè)計的?
  《周禮·考工記》有載:“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jīng)九緯,經(jīng)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br />   宮殿建筑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
  基本遵循這一規(guī)制,但又因地做出少許變化
  逐漸衍生出更多的設(shè)計理念
  前朝后寢
  朝就是朝堂,寢就是寢居
  前朝后寢則規(guī)定了
  帝王舉行朝會的建筑在前
  帝后起居生活的建筑在后  
  模型制作:陳三歲
  故宮從乾清門為界
  前方是三大殿為主的的建筑群
  用于舉行上朝治政,舉行國家大典
  這就是前朝
  乾清門后是后三宮為主的建筑群
  用于皇室家庭生活
  這就是后寢
  左祖右社
  “左祖右社”來自《周禮》,又稱“左廟右社”
  在宮殿左邊建皇帝的祖廟——太廟
  宮殿右邊建土地神和糧食神壇——社稷壇
  每年固定日期在太廟和社稷壇舉行國家大典
  模型制作:陳三歲
  現(xiàn)今故宮宮殿的左前方是皇帝的祖廟
  稱之為太廟,這就是左祖
  故宮宮殿的右前方是皇帝祭祀土地神和糧食神的壇廟
  稱之為社稷壇,這就是右社
  左祖右社的布局形式體現(xiàn)的正是王朝的政治觀念
  中軸對稱
  中軸對稱的布局是宮城建筑布局重要特點之一
  指的是宮廷建筑群中
  重要建筑排列在中軸線上
  次要建筑排列在中軸線兩旁
  模型制作:陳三歲
  北京故宮中軸線排列著午門、三大殿、后三宮等重要建筑
  文華殿、武英殿、東西六宮等
  排布在中軸線主要建筑兩側(cè)
  而在每一個宮殿的院落中也是嚴格按照中軸線布局
  宮門,前殿、后殿依次排列在院落的中軸線上
  配殿則分布在兩側(cè)位置
  中軸對稱布局建筑的從屬關(guān)系明確
  體現(xiàn)得是皇權(quán)的至高無上和宮殿的尊嚴華貴
  除了上述的三項宮殿設(shè)計理念外
  其實還有包括三朝五門、法天象地、陰陽禮制等諸多思想
  都影響著宮殿建筑的布局方式與細節(jié)形制
  02
  故宮的前輩都有誰?
  在最開始“宮殿”并不只屬于皇帝
  普通人的房子也稱為宮
  在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
  宮殿一詞才專屬皇帝了
  舉行典禮儀式或處理政務的建筑叫成“殿”
  給皇帝生活起居使用的建筑叫做“宮”
  大房子——原始公共建筑
  新石器中晚期
  原始聚落都有中心廣場
  廣場上的建筑總有個最大的
  考古學家稱它是“大房子”
  大房子被其他小建筑包圍
  它的建筑規(guī)模與工程質(zhì)量最高
  用來給弱勢人群居住和聚落集會
  在中國的半坡、姜寨等遺址中都發(fā)現(xiàn)過“大房子”
  這是距今所知最早的公共建筑
  半坡遺址“大房子”猜想復原圖繪畫 肉丸張
  (復原依據(jù)《宮殿考古通論》)
  后來社會階級分化,人們的房子也開始變化
  普通人和奴隸們住進了更原始的穴居、半穴居建筑
  而統(tǒng)治者們則住進了高大華麗的建筑
  原本公共福利的大房子被統(tǒng)治者據(jù)為己有
  慢慢變成了宮殿性質(zhì)的建筑
  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是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宮殿遺址
  具體屬于夏朝還是商早期在學術(shù)界還在爭論
  二里頭宮殿建筑群由一圈廊廡環(huán)繞
  是一個東北缺角,100米見方的院落
  二里頭宮殿建筑復原模型(琚京蒙、陳三歲)
  (復原依據(jù)《二里頭遺址宮殿建筑基址初步研究》)
  前方是門廡,中后部為主要建筑,東北角為廚房
  四周回廊有內(nèi)廊與外廊
  門廡建筑一共四座房間
  房間大小不同,是守門人的棲身所
  二里頭遺址的功能在學術(shù)界仍有朝堂、王宮、宗廟等眾多猜測
  秦咸陽宮
  戰(zhàn)國時的秦國都城就已在咸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實現(xiàn)統(tǒng)一
  每攻破一個諸侯國,秦始皇就會仿造諸侯國的宮殿
  這使得咸陽宮的規(guī)模在秦始皇和秦二世時期不斷擴大
  咸陽今可考宮殿猜想復原圖繪畫 洪凡凡
  (復原依據(jù)《秦咸陽宮第一號遺址復原問題的初步探討》)
  根據(jù)考古,咸陽宮建在高且平的北陵上
  象征天帝紫微宮與銀河的渭水穿城而過
  宮殿整體為凹字形,都是土木混合的高臺建筑
  兩側(cè)建筑有飛閣復道與主殿相連
  天人合一的選址思想與高大宏偉的宮殿形象
  體現(xiàn)了秦始皇對神仙思想的無盡追求
  漢未央宮
  這是大漢帝國的第一座宮殿群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宮殿建筑群之一
  漢高祖七年(前200)時由蕭何監(jiān)造
  建設(shè)在長安西南的龍首原之上,時人又叫“西宮”
  古籍記載未央宮殿堂不下40座,總面積約5平方千米
  未央宮布局猜想復原圖繪畫 蔣曉璐
  (復原依據(jù)《漢長安城未央宮1980-1989考古報告》)
  未央宮為中國兩千多年的宮城建筑奠定了格局基礎(chǔ)
  而后的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多個朝代
  也繼續(xù)使用未央宮作為理政大殿
  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宮殿建筑
  漢建章宮
  漢太初元年(前104)因柏梁殿焚毀
  大臣勇之向漢武帝進言修建新宮
  漢武帝便下旨在長安城外、未央宮以西修筑建章宮
  建章宮猜想復原圖繪畫 蔣曉璐
  (復原依據(jù)《關(guān)中勝跡圖志》)
  建章宮與未央宮、北宮有飛閣輦道相通
  除大殿外,更有虎園、獅子園圈養(yǎng)動物
  也有太液池、蓬萊三山等來滿足漢武帝的仙居追求
  至此建章宮、未央宮、長樂宮、桂宮、北宮
  在長安城中組成龐大的宮殿群
  漢武帝時期掀起了秦始皇之后的宮殿營造高潮
  理念卻依舊追求著未變的神仙思想
  唐大明宮
  唐初宮殿為隋大興城改建的長安城
  后因主殿太極殿低洼多雨,不宜居住
  貞觀八年(公元634)李世民為父親李淵建永安宮
  唐高宗時將永安宮重建,改名大明宮
  從此取代太極宮成為鼎盛大唐幾百年的政治中心
  大明宮猜想復原圖繪畫 洪凡凡
  (復原依據(jù):《唐大明宮丹鳳門復原研究》)
  大明宮平面為不規(guī)則長方形
  中軸線綿延數(shù)里將宮中的含元殿、宣德殿、紫宸殿等串聯(lián)
  左右翔鸞與棲鳳等門、殿大體對稱
  大明宮的中軸對稱,三大殿制、宮門形制等
  對中國后期宮殿建筑布局及形制
  產(chǎn)生了最直接的范本影響
  直至清代宮殿依舊延續(xù)著這樣的布局方式
  明清故宮
  如今我們說的故宮指故宮博物院
  也是明清時期的宮殿——紫禁城
  明永樂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
  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用時十四年建成北京城和紫禁城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清入關(guān)后繼續(xù)沿用了明代紫禁城宮殿
  如今也有很多建筑是明代建筑改建或增建
  甚至很多宮殿依舊是明代的
  宮殿的總體布局方面基本未有改變
  明清故宮是現(xiàn)今世界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jié)構(gòu)宮殿建筑群
  除了上述的宮殿
  歷史上還有很多宮殿都是推動
  我國宮殿建筑發(fā)展的里程碑
  后續(xù)會給大家詳細科普
  03
  故宮有什么?
  故宮有什么來頭?
  明太祖朱元璋一統(tǒng)天下后
  在南京建紫禁城(今南京故宮)
  后因皇太子薨(逝世),皇太孫朱允炆繼位
  朱棣發(fā)動“靖難之變”趕走了侄子建文帝
  自己當上了明成祖
  永樂四年(1406)與近臣密議遷都,啟動開始建造北京紫禁城
  北京的壇廟、宮殿、門闕等等
  都以南京紫禁城為樣板建造
  經(jīng)過長達11年的準備及3年的建造
  于永樂十八年(1420)明王朝正式遷都北京
  故宮的建造緣由繪畫 肉丸張
  北京紫禁城的建造集中了當時全國的能工巧匠,征調(diào)二三十萬農(nóng)民和部分衛(wèi)軍做壯丁,木料多從四川、貴州、廣西、湖南、云南等地深山老林采伐,石料從北京附近的房山、盤山等山區(qū)開采,采料運輸極為艱難。如木料要用雨季的山洪從山上沖下,經(jīng)京杭大運河等江河運送至京城,石料在冬天時,在運輸沿途挖井取水鋪冰道運輸,夏天則用滾木。整個建造工程浩大,經(jīng)十數(shù)年才完成。
  清代宮殿繼續(xù)沿用明代建筑
  后歷經(jīng)多次重修新建
  修筑規(guī)模雖然沒有明代宏大
  但傳統(tǒng)官式做法經(jīng)數(shù)千年積淀后
  在清代達到極點集于大成
  故宮有什么建筑?
  故宮占地78萬㎡,長約960m,寬約750m
  建筑有約15萬㎡
  1973年專家現(xiàn)場測量得知
  故宮有90多座院子、980座房屋
  除了主要的前朝后寢宮殿還有各類其他功能建筑
  前朝禮制建筑
  前朝根據(jù)布局制式是承擔國家儀式的建筑群
  最主要的是三大殿和文華殿、武英殿等
  他們被用來舉辦國家典禮和重要儀典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午
  門
  紫禁城的正門
  位于正南,即正午太陽的位置,稱為午門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平面凹字形,門闕合一
  城臺正中為重檐廡殿頂?shù)恼龢?br />   東西廡房和闕樓相互對峙
  下有五個門洞,正中門洞為皇帝御路
  兩側(cè)門及東西掖門供王公大臣行走
  午門攝影 微博主:By_洛卡奇_Lookaqi
  在此舉行頒布歷書或獻俘禮
  注意午門從沒有斬首
  明代倒是常有大臣在此被梃仗
  太
  和
  殿
  三大殿中第一座,也是最重要的一座
  紫禁城中體量最大,高度最高的建筑
  皇權(quán)與政權(quán)的核心所在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明永樂十八年(1420)初建,名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改稱太和殿,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至今。
  太和殿下有三重漢白玉須彌座臺基
  明代面闊九間,約64米,進深五間,約37米,清康熙時改為面闊十一間
  高達27米(與臺基共35米),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
  殿前陳設(shè)有銅龜,銅鶴,日晷,嘉量
  殿前為三萬多平方米的太和殿廣場
  可容納萬人聚集和陳列各色儀仗
  太和殿用于皇帝登極、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
  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皇帝生日)等節(jié)日舉行重大典禮
  太和殿及廣場攝影 微博主:By_洛卡奇_Lookaqi
  中
  和
  殿
  三大殿中間的一座,位于太和殿后
  與太和殿同在三級臺基之上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明永樂十八年(1420)初建,名華蓋殿,多次毀于火災后重建,明嘉靖時改稱中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重修更名為中和殿,乾隆三十年1765年再次重修
  單檐攢尖頂,面闊進深均三間
  四周出回廊
  大典前皇帝在此休息
  接受辦公官員的提前參拜
  前往壇廟祭典前皇帝也會在此審閱祭祀祝文
  中和殿攝影 劉雷
  保
  和
  殿
  三大殿的最后一座,在中和殿之后
  與太和殿、中和殿同在三級臺基之上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明永樂十八年(1420)初建,名謹身殿,明嘉靖時改為建極殿,后毀于火災,萬歷四十三年(1615)重建,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焚火,建極殿幸免于難。歷經(jīng)多次改名后,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今名保和殿。
  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前帶廊
  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高約29米
  最初是大典前皇帝更衣的場所
  清乾隆后在殿內(nèi)進行科舉殿試
  每逢除夕等重要節(jié)日,皇帝也會在此宴請王公大臣
  保和殿攝影 劉雷
  文
  華
  殿
  位于東華門與中軸線間
  由文華門,文華殿、主敬殿等組成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最初是太子宮,用綠琉璃瓦
  嘉靖時皇帝在此召見翰林學士,舉行講學,改為黃琉璃瓦
  清乾隆時,殿試在此閱卷
  皇帝出巡后,留京的王公大臣也會在此處理事務
  文華殿攝影 遺介君
  武
  英
  殿
  位于西華門與中軸線間
  主體建筑為武英殿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明代皇帝在此齋居、召見大臣商談政務
  明末李自成攻入皇城后也在此登基
  清乾隆時一度成為宮廷修書處
  武英殿攝影 劉雷
  箭
  亭
  為警示八旗子弟勿忘騎射祖業(yè)
  順治皇帝在順治四年(1647)建射殿
  雍正八年(1730)改為“箭亭”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面闊五間,進深三間
  四面出廊,黃琉璃瓦歇山頂
  清朝皇帝與子孫在箭亭前練習騎射
  清朝的武狀元殿試也在此舉行
  箭亭攝影 李永濤老師
  后廷休閑
  也叫內(nèi)廷,是供皇帝及家庭生活起居的建筑群
  主要是后三宮,和東西兩側(cè)的嬪妃宮殿群
  這些建筑體量及氛圍更適居住生活
  此外還有養(yǎng)心殿一類便殿,及供消遣的幾個花園等
  乾
  清
  宮
  后三宮最重要的一座
  內(nèi)廷體量最大,最高的建筑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明永樂十八年(1420)始建,現(xiàn)存為嘉靖三年(1798)重修
  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
  宮前陳設(shè)有銅龜、銅鶴、日晷、嘉量、銅鼎等
  從明朱棣到清康熙時期,都是皇帝寢宮
  每逢元旦、元宵、端午、中秋、重陽、冬至、萬壽節(jié)日
  都會在此舉行朝禮和賜宴
  乾清宮攝影 劉雷
  交
  泰
  殿
  位于乾清宮之后
  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四面辟門
  黃琉璃瓦單檐四角攢尖頂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明嘉靖年間始建,后重建多次,現(xiàn)存為清嘉慶三年(1798)重建
  節(jié)慶日皇后在此接受嬪妃朝賀及皇子行禮的場所
  清代曾收藏皇帝印璽
  交泰殿攝影 劉雷
  坤
  寧
  宮
  交泰殿之后,內(nèi)三宮最后一座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明永樂十八年(1420)始建,后重建多次,清順治十三年(1656)依沈陽清寧宮格局改造。
  面闊九間,進深五間
  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
  明代皇后居住在此
  清代用作皇帝婚房及薩滿教祭神場所
  變成了名義上的皇后寢宮
  坤寧宮攝影 劉雷
  東
  西
  六
  宮
  指內(nèi)三宮東西兩側(cè)的各六宮
  共十二宮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明永樂十八年(1420)初建為相同的南向兩進院落
  是后妃們居住生活的地方
  東六宮有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
  西六宮有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咸福宮、長春宮、啟祥宮
  后延禧宮因?qū)掖位馂?br />   清末改建西洋風格的靈沼軒未竣工
  成為了故宮里唯一的爛尾樓工程
  儲秀宮攝影 微博主:By_洛卡奇_Lookaqi
  延禧宮·靈沼軒攝影 微博主:By_洛卡奇_Lookaqi
  養(yǎng)
  心
  殿
  內(nèi)三宮西側(cè)的一座重要宮殿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明嘉靖十六年(1537)建成,清嘉慶七年1802年重修。
  面闊九間、黃琉璃瓦歇山頂
  明間和西次間出卷棚抱廈
  最初供皇帝臨時休憩,雍正后改為辦公就寢
  雍正為處理緊急戰(zhàn)況令軍機處建設(shè)于養(yǎng)心殿前
  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也在養(yǎng)心殿前殿
  養(yǎng)心殿攝影 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
  慈
  寧
  宮
  故宮西路的主要宮殿群之一
  正殿為慶典所用
  面闊七間、前后出廊
  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殿前出月臺
  寢宮后殿清代被改為大佛堂拜佛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初建,現(xiàn)存格局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改建。
  明代為前朝皇帝的嬪妃的居所
  清代為皇太后居所
  逢元旦、冬至、皇太后生日等重要節(jié)日,皇帝率大臣在此行禮
  南側(cè)還有供皇太后消遣與拜佛的慈寧宮花園
  慈寧宮攝影 劉雷
  寧
  壽
  宮
  故宮東路的主要宮殿群之一
  原為康熙為孝惠皇太后專建的宮殿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建寧壽門,寧壽宮、后殿等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成太上皇后
  寧壽宮改為皇極殿
  原寧壽宮匾額移到后殿,成為如今的寧壽宮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皇極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
  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前出月臺和廊
  太上皇在皇極殿接受朝賀
  著名的千叟宴就是在此舉行的
  光緒時慈禧太后也在此接見外國公使
  寧壽宮·皇極殿攝影 微博主:By_洛卡奇_Lookaqi
  御
  花
  園
  故宮的四大花園之一
  故宮中軸線的北端,可通東西六宮
  全園為中軸對稱布局
  南北80m,東西140m,總面積12000㎡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明永樂十八年(1420)始建,名“宮后苑”,清雍正起,稱“御花園”,現(xiàn)仍為初建時的基本格局。
  正中是供奉真武大帝的欽安殿院落
  東西兩側(cè)建筑基本對稱,多為游憩或敬神拜佛用途
  東側(cè)有御景亭、摛藻堂、浮碧亭、萬春亭、絳雪軒等
  西側(cè)有延輝閣、位育齋、澄瑞亭、千秋亭、養(yǎng)性齋等
  園內(nèi)古樹奇石甚多
  地面各色卵石鑲拼幾百幅鋪裝圖案
  東北角的堆秀山為園中制高點
  每逢重陽皇帝與皇后等在此登高望遠
  御花園·御景亭攝影 劉小刀
  特殊建筑
  除前朝后寢建筑外,故宮還有眾多各類功能的建筑
  被大家熟知或津津樂道
  故
  宮
  四
  門
  故宮一共有四個門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除了南邊的正門——午門外
  還有東門東華門,西門西華門,北門神武門
  西華門攝影 劉雷
  東華門攝影 劉雷
  神武門攝影 劉雷
  角
  樓
  位于故宮城墻的四個角
  供瞭望守備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也有二十八星宿中角宿神
  棲息在角樓鎮(zhèn)守紫禁城
  因此得名角樓的說法
  角樓攝影 劉雷
  南
  三
  所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乾隆十一年(1746年)在寧壽宮以南建三所院落
  故稱“南三所”,供皇子居住
  三所院落東西排列,布局完全相同,建筑均為綠琉璃瓦頂
  南三所攝影 劉雷
  暢
  音
  閣
  故宮戲樓中最大的一個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始建于乾隆三十年(1772)
  三層共高達20米
  臺上下還有天井地井用來表演節(jié)目
  暢音閣攝影 微博主:By_洛卡奇_Lookaqi
  雨
  花
  閣
  紫禁城中的最大的藏式建筑
  建于清代乾隆九年(1744年)
  模型制作:陳三歲、魚艷天
  頂部四條脊各有銅龍,仿若空中遨游
  內(nèi)部供奉眾多藏傳佛教造像及金剛壇城
  雨花閣攝影 劉雷
  04
  故宮有什么親戚
  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是清代入關(guān)前的宮殿
  后金天命十年(1625)初建,稱盛京宮闕
  天聰十年(1636)后金改國號為清大典即在此舉行
  清順治元年(1644)順治在此登極
  入關(guān)后,改稱其為奉天行宮
  沈陽故宮·崇政殿攝影 遺介君
  沈陽故宮在建筑布局延續(xù)了傳統(tǒng)宮殿建筑布局
  在彩畫雕刻等建筑裝飾方面展示了濃烈的東北風情
  表現(xiàn)了多民族宮殿建筑文化特點
  200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頤和園宮殿群
  頤和園自建成后作為游樂之地外
  也是故宮以外的宮殿建筑群之一
  頤和園中除了園林,也有宮殿建筑群
  東宮門內(nèi)以仁壽殿為主的建筑
  晚清時期成為了頤和園內(nèi)的政治中心
  慈禧、光緒多此在此召見群臣、處理朝政、接待外國使臣
  頤和園·仁壽殿攝影 肖禹安
  這一片建筑群布局對稱
  但卻是封閉的院落
  華麗的裝修陳設(shè)顯示出宮廷氣派
  但屋頂多用灰瓦卷棚頂,院中的花木假山
  暗示人們這里處于園林山水之中
  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點擊可查看頤和園的小知識哦~)
  避暑山莊宮殿群
  避暑山莊建在河北承德北郊
  是清代的一處離宮別苑
  清康煕年間初建,乾隆時期擴建后成了如今的規(guī)模
  承德避暑山莊澹泊敬誠殿
  攝影 微博主:By_洛卡奇_Lookaqi
  山莊南側(cè)是居住朝會用的宮殿建筑群
  正殿是澹泊敬誠殿
  其他也有朝房、樂亭、寢宮等諸多建筑
  清代也在此接見各民族首領(lǐng)、王公大臣和外國使節(jié)
  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除了這些宮殿
  中國還有眾多的宮殿建筑及宮殿遺址
  布達拉宮、大明宮遺址、南京故宮遺址等
  都是中國輝煌歷史的見證者
  故宮何其大,除了以上的建筑外
  還有更多的建筑、技藝、文化
  豈是遺介區(qū)區(qū)一篇科普文能夠說完的
  遺介有話說

  宮殿,自古被認為是國家和權(quán)力的象征。從遠古的大房子,一直到北京紫禁城,宮殿建筑豈是走過的是6000多年的時光。天人合一,陰陽禮法,中軸對稱,三朝五門,條條框住皇帝與百姓思想的同時,也引領(lǐng)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技術(shù)與文化成就。無論是無處尋覓的咸陽宮,還是變成遺址的大明宮、南京紫禁城。宮殿們依舊講述著中華民族的奮進史,也向全世界展現(xiàn)著中國人的驕傲。

作品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72871191&ver=4269&signature=JTqMu08dJERc96PotL7B0mqUwYCrYEEvvtVjV8awHOh9MKQJzJhDqFe1mQOsUwLKOJrZ7GIDNkm9r0Wg3j9PzOXazF8IGq8wldpnjQKteRmKnJb5-6BZsfpT9iqzhedW&ne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