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是中國藝術史上極其重要的地域,涌現(xiàn)出了許多杰出的書畫篆刻家和理論家。廣州嶺南印社已成功舉辦了四屆嶺南印學研討會,在中國篆刻界、印學界揭開了嶺南印派神秘的面紗。為了全面更好地挖掘和梳理嶺南印學、篆刻人物的成果,更進一步與全國同行業(yè)增強了解和互動,由暨南大學藝術學院、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作為學術指導單位,廣州嶺南印社、嶺南當代藝術研究中心特聯(lián)合主辦第五屆印說嶺南·嶺南印學學術研討會。為確保本次研討會順利推進,現(xiàn)將相關事項公布如下:
一、組織機構(gòu)
(一)學術指導單位:
暨南大學藝術學院
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二)主辦單位:
廣州嶺南印社
嶺南當代藝術研究中心
(三)承辦單位:
廣州嶺南書畫院
廣州市嶺南國畫研究院
廣州嶺南學堂文化體育發(fā)展有限公司
(四)協(xié)辦單位:
廣州大典研究中心
二、學術評審委員會
為保證本次研討會的學術質(zhì)量,會議邀請國內(nèi)外知名印學研究專家成立學術委員會,負責對論文的評審、會議的學術支持及論文集的編輯出版(學術委員會成員及特邀專家的論文不參加評獎)。為了保證評審的公平公正性,評審采用作者匿名的方式。
三、征稿對象
國內(nèi)(含港澳臺地區(qū))從事中國印學研究的專家學者。歡迎在讀本科生,碩士、博士研究生投稿。
四、征稿要求
1.篆刻史研究:包括自宋元至近現(xiàn)代(1970年代末之前)篆刻家、篆刻流派、篆刻社團、印譜、印論的考據(jù)和論述,嶺南篆刻史研究。
2.古代實用璽印研究:包括自先秦古璽至宋元實用印章形制考證,古代實用璽印疑難文字考釋及其制作工藝研究,古代實用璽印時代風格、地域風格考察等等。
3.篆刻藝術理論研究:包括篆刻原理、篆刻美學、篆刻賞評理論研究,以及有關當代篆刻藝術理論發(fā)展狀況的研究。
4.當代篆刻創(chuàng)作研究:包括當代篆刻創(chuàng)作現(xiàn)狀、印風、流派的考察評述,當代篆刻創(chuàng)作技法、印材、展示方式探討,當代篆刻創(chuàng)作批評,當代篆刻藝術展覽考察與研究等等。
5.篆刻藝術教育研究:包括古代篆刻藝術教育研究,近現(xiàn)代篆刻藝術教育研究,當代高等藝術教育中篆刻教育研究,中小學篆刻藝術教育研究,當代篆刻藝術社團篆刻教育研究,當代篆刻藝術其他各種社會教育研究等等。
6.其他篆刻藝術相關問題研究。
7.撰稿要求:論文宜言之有物,論之有據(jù),證之有圖,觀點鮮明正確,文責自負。為嚴格遵循學術規(guī)范、提倡嚴謹踏實的學術風氣,所有來稿請務必切實核對引文,詳細注明出處(作者、篇名、書名、報刊名、出版單位、出版年月、頁碼或卷數(shù)),注釋采用腳注格式。論文字數(shù)原則上在5000~10000字之間,并請?zhí)峁?00字以內(nèi)的內(nèi)容提要及關鍵詞。
8.隨文圖版須清晰無誤,并盡可能標明尺寸及出處;璽印原大。對于涉及版權(quán)歸屬之圖片資料由作者負責處理。
9.文稿請用A4紙打印,并附寄光盤(對于無條件打印而采用手寫的稿件,請用300字方格紙謄寫,字跡務必清晰),用e-mail投稿。文稿中的附圖除了隨文插入Word文檔適當位置外,須將原圖jpg格式標明序號制成單獨的文件夾一并寄(發(fā))。請在稿末寫明準確可靠的聯(lián)系地址、郵政編碼及電話號碼。稿件錄用與否,經(jīng)學術委員會評審后,組委會將在截稿后的適當時間內(nèi)通知作者。
10.投稿者請附200至500字左右的個人學術背景資料(包括姓名、籍貫、工作單位、社會兼職、學歷、學位、職稱、獲獎情況、參加重要的學術會議及已出版的專著、發(fā)表的論文等)。
11.來稿必須是尚未正式發(fā)表的稿件,謝絕“一稿兩投”,已通知被本次研討會錄用的稿件在論文集出版之前請勿公開發(fā)表。
五、來稿地址及聯(lián)系方式
通信地址:(510540)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鐘落潭鎮(zhèn)九太路2888號嶺南印社
聯(lián)系人:曲競鋒
電話:
e-mail:lnys1992@126.com(屈旭偉)
六、截稿日期
自即日起至2024年10月10日止,以當?shù)剜]戳為準(電子稿以郵箱收件為準,紙質(zhì)稿采用郵政或順豐快遞郵寄)。
七、評審及獎項設置
1.由組委會聘請專家組成評委會,制定評審細則、評審工作流程和評委守則,明確違規(guī)的處理辦法,本著“鐵面、公心、法眼”的評審原則對每件來稿進行評審。
2.為鼓勵印學研究,提升理論研究水平,本次征集將設立一等獎2名,獎金各5000元;二等獎3名,獎金各4000元;三等獎5名,獎金各3000元,并頒發(fā)證書或獎狀。
3.本研討會的所有入選論文匯編結(jié)集,由正規(guī)出版社出版。入編論文稿費從優(yōu),300元/千字,每人贈送2本。
4.評審結(jié)束后,及時公示評審結(jié)果。
八、征集信息關注
可關注《書法報》和“嶺南印社”等微信公眾平臺。
九、研討會附則
1.本次研討會將依照國際學術慣例舉行,會議時間2天,另安排時間參觀廣州市內(nèi)相關景點。
2.凡參加會議的論文入選作者、學術主持人、有關學術機構(gòu)之代表、有關專業(yè)報刊之編輯和記者合理的往返交通費、食宿費均由本次會議支出。70歲以上與會學者可攜帶一名家屬陪同,待遇與與會學者相同。
十、其他注意事項
1.論文必須是本人親自撰寫,拒絕模仿、抄襲及代筆行為,弄虛作假者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將取消參評、入選資格并通報。
2.參選論文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著作權(quán)、專利權(quán)或其他合法權(quán)益,若論文或其使用素材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quán)利,相關法律責任由該論文的投稿者承擔。
3.主辦方對來稿論文享有著作權(quán)、所有權(quán)、編輯修改、網(wǎng)絡傳播,以及用于廣告宣傳、出版發(fā)行等權(quán)利,主辦方不承擔參選論文因侵犯他人知識產(chǎn)權(quán)而導致的任何責任,相關責任由相應應征者承擔;
4.本次活動解釋權(quán)歸第五屆印說嶺南·嶺南印學學術研討會組委會所有。
第五屆印說嶺南·嶺南印學
學術研討會組委會
二O二四年七月六日
https://mp.weixin.qq.com/s/TwUS1CsxEDvl48UPCRsp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