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暴在线视频|蝌蚪窝综合国产国产AV无乱码|无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天天九九一级片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首頁 > 征集信息 > 金點子 詩詞 對聯(lián) 小說 劇本 征文征集
楚雄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講好我身邊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主題征文活動
信息發(fā)布:征集碼頭網    點擊次數(shù):7870     更新時間:2024-11-12    截止日期:2025-06-30
  為深入貫徹落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講好我身邊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在楚雄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安排指導下,楚雄州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開展楚雄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講好我身邊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主題征文活動。現(xiàn)特向全州各界征集相關主題的征文作品,具體事宜征集公告如下:
  一、征文主題
  楚雄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講好我身邊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二、征文目的
  通過文字的力量,深入闡述、解讀并宣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展現(xiàn)楚雄州各民族在共有精神家園建設過程中的生動實踐、講好身邊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凡人善舉,呈現(xiàn)各民族團結奮進、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美好景象。
  三、征文要求
  1.內容要求:緊扣征文主題,結合楚雄州實際,可圍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與現(xiàn)狀、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本地的傳承與發(fā)展、民族團結進步的典型事例等方面展開,內容真實、情感真摯、積極向上,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感染力。
  2.體裁要求:體裁不限,可為記敘文、議論文、散文、詩歌等。
  3.字數(shù)要求:記敘文、議論文、散文字數(shù)在800-1500字左右;詩歌行數(shù)不限,但建議不少于10行。
  4.原創(chuàng)要求:應征作品必須為原創(chuàng),未在其他公開刊物或活動中發(fā)表過,嚴禁抄襲、剽竊他人作品,一經發(fā)現(xiàn)將取消參賽資格。
  四、投稿方式
  1.電子投稿:請將應征作品以Word文檔格式發(fā)送至郵箱:cxmzcjh@163.com,郵件主題統(tǒng)一命名為:“主題征文活動-作者姓名-作品體裁”,文檔內需注明作者姓名、單位(如有)、民族、聯(lián)系方式、身份證號碼及作品標題、正文內容等詳細信息。
  2.紙質投稿:也可將打印好的應征作品(A4紙打印,一式三份)郵寄至以下地址:楚雄州楚雄市桃源湖廣場楚雄市工人文化宮3樓(楚雄州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辦公室),收件人:秘書處,郵編:675000,請在信封上注明“主題征文活動”字樣,并在作品首頁注明作者姓名、單位(如有)、民族、聯(lián)系方式、身份證號碼及作品標題等信息。
  五、投稿時間
  自通知發(fā)布之日起至2025年6月截止,逾期投稿將不予受理。
  六、評選與獎勵
  1.評選方式:由楚雄州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組織相關專家、學者組成評選委員會,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應征作品進行評選。
  2.獎勵設置:本次征文活動將評選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優(yōu)秀獎若干名,并頒發(fā)榮譽證書及相應獎品。獲獎作品將有機會在主題作品展現(xiàn)場及相關宣傳平臺進行展示。
  七、其他事項
  1.所有應征作品的版權歸作者所有,但楚雄州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有權在本次主題作品展及相關宣傳推廣活動中無償使用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
  2.若對征集活動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促進會秘書處:楊茗雯,聯(lián)系電話:13238788868,我們將竭誠為您解答。
  希望全州各單位、各社會團體、廣大寫作愛好者及各族干部群眾積極踴躍投稿,用文字及繪畫體現(xiàn)民族團結進步的美好畫卷,共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貢獻力量。
  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
  2024年11月11日
  以下為大家提供一些可參考的具體事例,以便更好地撰寫征文:
  01
  事例一:文化傳承中的民族交融
  在楚雄州的某個古老村落,彝族的刺繡技藝代代相傳。村里的一位漢族姑娘,從小就對彝族刺繡著迷。她主動向彝族的長輩們學習,從一針一線開始,逐漸掌握了精湛的刺繡技巧。在她的努力下,不僅將彝族刺繡帶出了村落,讓更多人欣賞到這一獨特的民族文化瑰寶,還把漢族的一些繪畫元素融入其中,創(chuàng)新出了別具一格的刺繡作品。這種文化的交融,正是各民族在共建共有精神家園過程中,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生動體現(xiàn)。
  02
  事例二:團結互助共克難關
  曾經,楚雄州遭遇了一場罕見的洪水災害。在受災最嚴重的地區(qū),不同民族的村民們紛紛伸出援手。傣族的村民們劃著竹筏,幫助被困的彝族、漢族等各族同胞轉移到安全地帶;回族的同胞們則在安置點為大家準備熱氣騰騰的飯菜,不分晝夜地忙碌著。大家齊心協(xié)力,共同抗洪救災,在困難面前展現(xiàn)出了強大的民族團結力量,也彰顯了各民族在這片土地上如同一家人般的深厚情誼。
  03
  事例三:教育傳承中的民族攜手
  在楚雄州的一所學校,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老師們組織了一場特別的活動。其中,苗族的老師負責講述苗族的古老傳說以及與其他民族交往的故事,漢族的老師則通過多媒體展示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在這個過程中,各民族的孩子手拉手,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共同感受著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溫暖與魅力。
  來源|州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秘書處  
  https://mp.weixin.qq.com/s/1rigS8A9CNyKrxAu8dtOgA

威客碼頭 征集論壇
  • 論壇精華
  • 頂尖文案
  • 經典設計
  • 綜合薈萃
  • 資訊聚焦



征集推薦 進入征集大全
截止提醒 進入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