帔帛妙曼,文物沉寂,動靜之間,已過千年。無論是絹衣彩繪木俑,還是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通過它們,我們仿佛可以回到那個自信、開放的大唐。那時女性面龐飽滿圓潤,敷粉施朱,明艷動人……而她們也常常,綾羅錦絹成衣,彩色長裙拂地。
那時的服飾做工精細,紋樣豐富,博取眾長,歷經千年,卻不因歲月流逝而消褪的斑斕色彩和各式圖案,總會讓我們動容,又為我們今日的服裝設計,提供巧思和經驗。
若有所“絲”服飾系列
01
設計信息
設計師:吳靜萌
參考文物:大紅地五彩大蟒緞、月白地織正萬字織銀緞等
館藏單位:蘇州絲綢博物館
設計說明
我找到最簡單的元素作為本次設計基本“構件”——線。“線”它既是我們幾千年來珍視的蠶絲,是農桑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美學語言,并與“一帶一路”相關聯。
線是抽象的簡潔的,同時又符合東方傳統(tǒng)繪畫審美趣味。借助矢量軟件,我將藏品中的各種傳統(tǒng)圖案用極簡的線的規(guī)律排列“翻譯”了一遍,它們脫胎為新的圖像。通過線的重復、鋪排、強調,獲得了形式感和表現力,再現了絲綢的質感、光澤。
“匠·新”禮邦魯錦服裝
02
設計信息
設計師:劉家燁
參考文物:清·織布機、魯錦等
館藏單位:魯西南民俗博物館
設計說明
匠”為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新”是對美好新生活的創(chuàng)造,“匠·新”旨在堅守傳統(tǒng)文化與創(chuàng)造時尚新生活的相輔相成。做為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傳統(tǒng)織造工藝“魯錦”,帶有鮮明齊魯文化特色的山東民間純棉手紡織物,因其紋彩絢麗,華麗似錦而得名,被認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禮邦”產品努力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之間找到平衡點,將創(chuàng)意設計與傳統(tǒng)織造工藝相結合,設計出時尚感兼具傳統(tǒng)特色的魯錦新產品,傳遞出回歸手工制造和自然環(huán)保的新時尚民族風潮,為古老的文化因子賦予生命的活力和藝術的創(chuàng)造力,更好地推動傳統(tǒng)文化走進現代生活,真正使“非遺”文化活態(tài)傳承,活力再現!
蘇博繪影服飾系列
03
設計信息
設計師:陳思思
參考文物:清順治青花天女散花碗、清乾隆粉彩齋戒牌等
館藏單位:蘇州博物館
設計說明
文物的形態(tài)優(yōu)美在它的輪廓,輪廓也傳達了文化歷史的縮影,將文物的剪影以現代的設計展現,整合成新的視覺,使得文化與現代審美融合,賦予它們年輕的力量。
文物剪影設計有多種變化圖案,可廣泛應用于多種服飾上,在滿足使用者基本的服飾功能外,亦可讓人體會到歷史的雋永與綿長。
“苗”不可言服飾設計
04
設計信息
設計師:楊岳
參考文物:廣西南丹苗族粘膏染刺繡百褶裙
館藏單位: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設計說明
作品設計保留了中國傳統(tǒng)的最原始的制作手工藝,運用了中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工藝方法--挖云、打褶、吊染、刺繡;并將刺繡圖案進行重組,巧妙的運用在設計中,在此基礎上融入個人特色--將扎染與牛仔面料結合改造、將面料抽絲壓褶做成百褶裙輪廓運用在設計中,整個系列不對稱設計貫穿在其中。
褲側縫、領口處、腰部做了細節(jié)設計。手工刺繡圖案、立體花是此系列設計的亮點,也是設計主題“匠心”的展現?!懊纭辈伎裳?,妙不可言,我為匠心而做。
“隱”服裝系列
05
設計信息
設計師:梁奧偉
參考文物:《豐溪漁隱圖》
館藏單位:安徽博物院
設計說明
我用植物染的方式表達古畫中的意境,將樹葉與真絲棉麻包裹進行染色,這種染色技術能保留古畫韻味的同時也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傷害。
經過設計,服裝的色彩搭配和崇尚自然、瀟灑隱逸的情感表達與畫中思想相吻合,擺脫與文物“形似神不似”的局面,進而貼近古畫的精神意蘊——遠離塵囂,融于自然。樸實無華,雖苦猶甜。
桃源系列服飾
06
設計信息
設計師:鄭春旭
參考文物:《夢游海棠城記》、荷魚朱砂澄泥硯、粉彩荷蓮紋盤等
館藏單位:天津博物館
設計說明
對參考文物中的荷花、鯉魚等元素進行創(chuàng)新和設計,同時依據行書《夢游海棠城記》展開聯想,構建畫面,并添加孩童、少女等人物元素,使畫面更加美觀、生動。
色調清新淡雅,線條圖案等元素符合中國傳統(tǒng)審美習慣,帶給人視覺上獨特的審美體驗,又保留了一定的想象空間。
文章來自:大運河文創(chuàng)設計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