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D DESIGN(ID:THEENDDESIGN)
前言/Foreword
▌
回歸“附近”,
就是回歸“生活”
框內往下滑動查看更多
應主辦方花城匯與THE END DESIGN®的邀請,很榮幸為本期展覽題序。
當我們嘗試將與“附近”對應的“遠方”界定為更高遠的追求時,我們似乎也把“附近”推到我們的對立面了。我們拼命想要掙脫“附近”,離開“附近”,仿佛是它把我們困在了原地。
正如從小鎮(zhèn)里面摸爬滾打走出來的我們這一代人,終于匯成了城市里忙忙碌碌的一部分。我們在那幾平米的出租屋里,透過小小窗戶去看摩天大樓時,也想要加入這個流光溢彩的世界。只不過我們還沒有住進高樓,出租屋卻換了一個又一個。而我們更多的,卻只把它當成一個暫時落腳的地方。關鍵是,疲憊的我們真的有在適應當下生活嗎?
我們從小就讀劉禹錫,可你還記得“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嗎?我想問的是,即便你隨時準備好了要搬走,你還會精致典雅地和你的“附近”相處嗎?如果說當下的日子都不配好好地吃上一頓晚餐,那可能是我們對“附近”太沒有耐心了。
然而,“附近”一直在收藏著我們的情緒和思念。
很多人都因為這個特殊時期而有了更多的時間與家人相處,但也有一些人就沒那么幸運了。他們或許被迫與親人、朋友、戀人分隔兩地,或許已經(jīng)失去了再見到彼此的機會。人總在想見不能見的時候被勾起相思,但情緒卻未必會被放大。
《海邊的曼徹斯特》中的帕特里克在醫(yī)院認領病逝父親遺體的時候,只匆匆看了一眼便轉身離開了。他看似平靜堅忍,以為時間會讓自己停止悲傷,但卻在打翻冰箱里的雞肉時,想到父親的去世終于崩潰。我們都知道所謂的平靜,只是因為事發(fā)時缺乏真實感而沒有刺痛我們,可是“附近”卻像情緒的閥門,總在或睹物、或觸景時讓我們瞬間決堤。
所以“附近”才如此珍貴,它是我們所愛之人以回憶陪伴我們的形式。我們懂得珍惜眼前人,但不應該只是說說而已。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美好的事物總在明天或在更遙遠的未來,想要追求卻日益焦慮,結果換來一個精殫力竭的自己苦苦煎熬著。2010年北京普通高考作文命題為《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十年光陰白駒過隙,我們也許不曾有一刻忘記仰望星空,也明白應該腳踏實地,可這就是生活全部的模樣了嗎?
我們不知不覺就忘記了當初是為什么而出發(fā)的,但“附近”一直記得。它被我們擱置在書架上,被我們遺忘在廚房里,被我們張貼在臥室的墻壁上然后視而不見……但事實上,它一直提醒著我們:在這個功利的世界里,我們更需要扎根當下的生活。
想要畫畫寫作就拿起筆,想要烹飪佳肴就親自下廚,想要實現(xiàn)詩和遠方就要變得更專注?;蛟S窮極一生都在追求極致高遠的我,驀然回首卻都是平庸的時光,但這個與“平庸”共處的自己,一樣有著深刻的意義。
看見生活的另一面,就是回歸“附近”的意義。
春春少爺
國企一線基層員工
公眾號“消失泥巴”主編作者
作品征集一直在持續(xù),截止至昨天,來稿作品數(shù)超過了500件。展覽的第二期入選創(chuàng)作者同樣來自國內外多個地區(qū),其中的學生創(chuàng)作者來自多個院校:東京造形大學、日本桑澤設計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印刷學院、大連藝術學院、佛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工業(yè)大學、廣州美術學院、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武漢工程大學、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中國計量大學等
排名不分先后
本期參展創(chuàng)作者
AL阿粒、april、HOSTA、Kaen、Kei.K、MATINE、YonasChou、白宜、陳蛋撻、段念、高梓樂、官暉勝、梁海盈holly、梁鎵敏、林二字、林潘穎、馬兜GOST、聶雨欣、三貓仙人、文人與野、巫銳、楊迪凱、楊菁、楊俞雪、曾慧文、張志文、趙燁鑫、周展桐
排名不分先后
———
▌
生活的詩
作品形式|音頻
創(chuàng)作者|趙燁鑫
所在城市|中國·四川·成都
創(chuàng)作說明|
內容——將日常生活人們之間的話語交談隨機錄音,從錄音中挑選剪輯組合成兩首詩。將錄音和詩并置。
來源——有朋友對我說過:“多羨慕電影里的世界,每個瞬間都是精彩有意義的,不像我們現(xiàn)實世界,太多緩慢平淡無聊枯燥的細節(jié)?!蔽也煌耆?,平凡冗雜的生活中,也孕育著詩的靈魂。在生活中也在旁觀中抽離、發(fā)現(xiàn)、思考和組合。平庸的現(xiàn)實生活也可以成為詩,生活是豐滿有意義的。
———
▌
COVID-19
疫情紀念口罩
作品形式|物料設計
創(chuàng)作者|文人與野
所在城市|中國·廣東·深圳
創(chuàng)作說明|
隨著疫情席卷全球,無疑這是一次全球性的災難;也是人類史上為數(shù)不多的遭遇戰(zhàn),在這個特殊時期,我試圖將這段記憶融入跟我們現(xiàn)在息息相關的代表物件——口罩,并將它永遠的保存在我的時光抽屜中。
誰能告訴我,上一次人類經(jīng)歷如此嚴重的全球性災難是幾時?
———
<<往左滑動查看更多
▌
食飯通知
作品形式|數(shù)字媒介
創(chuàng)作者|林潘穎
所在城市|中國·廣東·潮州
創(chuàng)作說明|
我的房間在樓上。
由于學校上課和日常任務,我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在家中樓上的房間里通過電腦辦公上課。房間門是緊閉著的,有時無法聽到樓下的呼喊,每次飯點聽不到時,我家人(弟弟)總是會在樓下通過微信來通知我。
截取的是我和家人從2.7到3.8的消息記錄,最近查看記錄時才發(fā)覺,這期間我們唯一的交流只有每天晚上6點多-7點鐘左右的"吃飯通知"。
這些簡短的信息,通過數(shù)字媒介傳遞,卻得以把我從網(wǎng)絡上的數(shù)字世界拉回到現(xiàn)實,它們也簡單描繪了我除開網(wǎng)絡世界訊息外所聯(lián)系著的"附近"-----來自家人的通知和陪伴。
———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Cohesion
創(chuàng)作者|Kei.K
所在城市|日本·東京
創(chuàng)作說明|
去地鐵站等地鐵是現(xiàn)代人的日課。等地鐵,仿佛像是在等待起跑的槍響一樣,為到達都市這個終點而準備著。這樣的準備或許是一種現(xiàn)代人與都市的一種連接。通過相機嘗試去記錄下了這樣的連接。
區(qū)別于日常視角,我嘗試用相機的凝視去認識世界。這個作品是從我到達地鐵站開始打開快門,地鐵到達時關閉快門這樣以我與地鐵的關系來決定曝光時間的作品。以長曝光的手法去記錄每天都在經(jīng)歷卻從未在意的等地鐵的這一行為所發(fā)生的時間。故意沒有使用三腳架而是采取手持拍攝也是想通過因抖動而模糊的相片來還原等地鐵這一行為發(fā)生時的人的狀態(tài)。觀者通過影像可以聯(lián)想到自己等地鐵時的所見所感,并對等地鐵這一行為和這一行為發(fā)生的透明的時間進行再認識與思考。
———
<<往左滑動查看更多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共生
作品形式|手機攝影
創(chuàng)作者|張志文
所在城市|中國·山東·濟南
創(chuàng)作說明|
在當下階段,
好像連自由呼吸新鮮空氣都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想要按下暫停鍵,
一切可以恢復到世界本來該有的模樣。
———
▌
附近物像-
父親的花與我的日記
作品形式|設計
創(chuàng)作者|楊迪凱
所在城市|中國·遼寧·大連
創(chuàng)作說明|
父親嗜好侍弄花卉,曾經(jīng)不曾注意的養(yǎng)在家中的花如今枝繁葉茂,亭亭如蓋矣。
因疫情和自身傷病在家靜養(yǎng),某天偶然端詳,花卉的生命能量使我想到逐漸年邁的父親卻依然保持著仿佛年輕人一般的活力,正如他養(yǎng)活的那些花,也正如他養(yǎng)活的我。
閑來無事每日描繪父親種植的某一花卉,屬于作文畫以記之。
———
▌
檔案#1819
作品形式|影像
創(chuàng)作者|梁海盈holly
音樂信息|
Nat King Cole/張曼玉—Lizhen's Dialogue/Te Quiero Dijiste(Magic Is The Moonlight)
張曼玉—Li-Zhen's Dialogue
所在城市|中國·廣東·廣州
創(chuàng)作說明|
這是一個關于,
存在與消失的中間地帶。
像一個劇場,
寧靜,卻又充滿生氣,
不同的生命在這穿梭,
一段又一段的情節(jié)都停留過這一角。
———
▌
附近都是防線
作品形式|攝影
創(chuàng)作者|三貓仙人
所在城市|中國·廣東·廣州
創(chuàng)作說明|
2020.1.6女兒出生。
緊接著疫情爆發(fā),廣州婦幼成了新冠定點醫(yī)院,女兒該打的預防針該做的檢查只能推遲。這幾天疫情漸漸平穩(wěn)下來,婦幼終于能掛號,便趕緊搶號就診。各種檢查提問進了醫(yī)院,就診前仍舊有一條簡單的防線,而且男人們不得進內,只能在外面等待。
我也是其中一人,拍下了這條防線。
———
▌
向下
作品形式|繪畫
創(chuàng)作者|段念
所在城市|中國·湖北·荊州
創(chuàng)作說明|
回到老家沒幾天就沒有再出過門。
睜眼看數(shù)據(jù),閉眼刷新聞的日子過了兩個月有余。小區(qū)破爛的鐵柵門前搭起了救災的藍色帳篷。院子里只有在下午的時候能見到些人,穿著睡衣的居民在門口等候送菜來的小貨車。我有時站在陽臺的轉角處向下望,垂直的這段直線距離可能是現(xiàn)在離我最遠的附近了。
———
不可能
愛情故事都發(fā)生在24小時便利店
浴室的名字
浴室
又名
靈感屋
幻想島
懺悔室
無標題
他反復斟酌用詞。
“今天”——刪掉。
“今天天氣不”——刪掉。
“你那邊是春”——刪掉。
“我今天看到”——刪掉。
幻想
他是一個靠幻想活下來的人
倒也不是現(xiàn)實有多慘
只是做的夢太美了
就會反襯現(xiàn)實多無精打采
<<往左滑動查看更多
▌
The Lens Of Life
作品形式|文字
創(chuàng)作者|陳蛋撻
所在城市|中國·廣東·韶關
創(chuàng)作說明|
除了鏡頭可以記錄生活,備忘錄也可以。
宅在家里給了我更多思考(和焦慮)的空間,我將思考(和焦慮)的結果藏在備忘錄里,天晴的時候拿出來曬曬。
———
▌
KNOCK KNOCK JOKE
作品形式|攝影
創(chuàng)作者|YonasChou
所在城市|中國·福建·廈門
創(chuàng)作說明|
Knock Knock
Who's there?
Nobody
Nobody Who?
……
Nobody Who?
……
晚上2點多,聽見外面有人敲門,小心翼翼地去查看,結果門外誰都沒,第二天問室友才發(fā)現(xiàn)是下面市政府工地施工弄出來的聲音。巧合的是,我所在的房間窗戶能夠可以看到工地,平時閑來無事瞄幾眼拍個照,有時早上5點多,能看到早餐攤老板就出來開始擺攤,8點多9點時候是上班族的“狂歡”,早上9點晚上7點樓下必堵死。疫情期間,不管白天還是晚上,整條馬路都空蕩蕩的,只有極少數(shù)人在路上走著,施工工地卻熱熱鬧鬧地轟隆作響。
———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生存
作品形式|系列海報
創(chuàng)作者|巫銳
所在城市|中國·廣東·深圳
創(chuàng)作說明|
在一線城市奮斗的青年,難免會有合租的情況,在合租的日常中,你會遇見各種室友,其中會有勤快的、忙碌的、邋遢的。
然而正好是疫情期間,大家都不太愿意出門,所以宅室友,他會有他日常的飯盒、肥宅水,懶惰的室友會有他隨手亂丟的口罩,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出門,就導致房間周圍導出都是垃圾~
這是我疫情間的生存狀態(tài)~
———
<<往左滑動查看更多
▌
四季
作品形式|攝影
創(chuàng)作者|april
所在城市|中國·廣東·中山
創(chuàng)作說明|
在老房子家陽臺的窗戶能看到小區(qū)中心的大樹,他很特別,特別的只有他擁有四季,周圍的樹都是綠葉。
———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內蒙古家常屯糧
作品形式|繪畫
創(chuàng)作者|HOSTA
所在城市|中國·內蒙古·錫林浩特
創(chuàng)作說明|
愿每一個牧民家的孩子看到它們便回憶起邊陲草原上純粹的童年。
———
▌
白·光
作品形式|攝影
創(chuàng)作者|MATINE
所在城市|日本·東京
創(chuàng)作說明|
在日本留學的第三年。一年多沒回家,難得且唯一的長假遇上了猝不及防的疫情,無奈取消了回國的計劃。白色口罩的恐怖氣氛充滿了各個角落,任何修復都需要時間和勇氣。偶然路過附近的工地,留意到在施工和泥濘外的這一面白布:止住了灰塵守住了城市的清新,消除了雜音留下了這片光影。這不同的白和當下的光,愿這疫情的白幕落下,也有新的光景。
———
▌
沒,有Wi-Fi
作品形式|海報
創(chuàng)作者|楊菁
所在城市|中國·廣東·廣州
創(chuàng)作說明|
Wi-Fi是在2.4Ghz頻段工作的電磁波,疫情期間,對網(wǎng)絡的依賴越發(fā)凸顯,在這個時代,不管是否使用,是否承認,電磁波已經(jīng)充斥在每一個角落,附近都是電磁波,不是么?
———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附近的植物
作品形式|攝影
創(chuàng)作者|Kaen
所在城市|中國·四川·成都
創(chuàng)作說明|
扎根于土壤的植物,他們的色彩遠比過他們自己。
莖、葉、花才是本身。
———
▌
夢
作品形式|水性坦培拉
創(chuàng)作者|官暉勝
所在城市|中國·廣東·普寧
創(chuàng)作說明|
我看見一個簡單的世界。
———
▌
數(shù)字時代
作品形式|攝影
創(chuàng)作者|高梓樂
所在城市|中國·重慶
創(chuàng)作說明|
框內往下滑動查看更多
疫情的蔓延使所有人都無法逃離數(shù)字媒體平臺,我們通過電子產(chǎn)品瀏覽身邊的風景,記錄生活當中的每個瞬間。虛擬與現(xiàn)實的隔閡正在消失,數(shù)字時代正在大步向前。
手機拍照的效果少了許多技術層面的支持,腦海中許多特殊的想法或方案無法落地。但它可以被看做是攝影當中速寫創(chuàng)作一般的存在。人們能夠通過手機記錄自己的想法以及靈感并快速分享。他可以是模糊的也可以是清晰的,攝影的錯誤性與非專業(yè)性在手機上形成了另外一種帶有突破局限性力量的拍攝語言。
不需要精致而又有計劃的拍攝方案,當被某處景色或人物感染時,你只需要快速解鎖相機程序,觸摸底部的白色按鍵,就能夠迅速的將對象記錄在自己的電子相冊當中。即使清晰度和畫面層次都不盡人意,但這些轉瞬即逝的數(shù)字圖像仍然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在當中。相比于專業(yè)相機設備的高強度運算,手機以純粹的記錄功能展現(xiàn)了單純的攝影特性。
我對于光的迷戀在這些照片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這些照片在疫情前不久或者疫情期間創(chuàng)作。
只有一半燈光的橋梁使我聯(lián)想到了神話故事中龍宮的景象?!霸囅胍幌略谒椎臅r候是怎樣的畫面吧”,當我在夜晚路過住處邊公園中還未漲水的湖泊時,我被這種虛幻的燈光藝術所吸引,只可惜疫情后,水位即將恢復到人們理想中的位置。
疫情前不久的傍晚路過街道附近,發(fā)現(xiàn)了遠處耀眼的辦公樓。跟我們不一樣的是他們都有自己發(fā)光變亮的本領。那又怎么樣呢?月亮因為太陽而閃耀,夜晚的燈光建筑則是人類的杰出作品。我們通過自身的能力來制造理想中的生活環(huán)境,光來自于我們的大腦之中。
疫情即將結束后的春天所帶來的陽光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溫暖。安靜的小區(qū)樓房將會第一個感受到這最初的金色所帶來的溫度。通過光,他將這種喜悅的溫度傳達到了每個在窗臺上注視這街道并渴望昔日社會運作規(guī)律的人。
———
▌
中大獎
作品形式|信息整理設計
創(chuàng)作者|梁鎵敏
所在城市|中國·廣東·佛山
創(chuàng)作說明|
我嘗試整理疫情當下大家關于口罩的情緒變化。
當中最有趣的是2月開始的大參林預約和穗康搖號【游戲】。
我喜歡他們中簽后情緒飽滿的直接表達,
現(xiàn)實世界中他們應該都是樂觀知足的人吧。
———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附近都是人
作品形式|插畫
創(chuàng)作者|林二字
所在城市|中國·福建·漳州
創(chuàng)作說明|
談起附近,想起的是隨著城市生活規(guī)律如瀑布般流動的人群“附近的人”。附近都是人,公園附近的人自娛自樂,兩人清閑散步,三人成眾閑聊;路邊附近的人看著車流等待漫長的紅綠燈希望快點再快點,地鐵附近的人焦急的上車下車,附近的人似乎每個人都毫不相干似乎每個人都活在一個自己的世界里;以文字“人”進行插畫創(chuàng)作以表達附近及是由人組成,是他們組成了人生百態(tài)或許可以放慢腳步看看他們看看附近的世界。
———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痕
作品形式|攝影
創(chuàng)作者|曾慧文
所在城市|中國·廣東·廣州
創(chuàng)作說明|
附近都是展、附近都是畫,
這面經(jīng)歷了歲月洗禮的老墻就是一副畫。
———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宅家運動
作品形式|繪畫
創(chuàng)作者|楊俞雪
所在城市|中國·河南·鄭州
創(chuàng)作說明|
靈感來源于運動軟件的打卡界面,每次完成運動后都會出現(xiàn)相關數(shù)據(jù)。一場疫情讓我們明白健康的珍貴,而全民宅家隔離期間在家健身或許是最好的運動方式。我們一起動起來吧!
———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里面的光
作品形式|攝影
創(chuàng)作者|聶雨欣
所在城市|中國·江蘇·鎮(zhèn)江
創(chuàng)作說明|
當在黑暗中待久了之后,原本看不見的東西都變得明晰起來。
光影創(chuàng)造了美,同時光影也是美本身。
———
▌
樹與影
作品形式|攝影
創(chuàng)作者| AL阿粒
所在城市|中國·廣東·佛山
創(chuàng)作說明|
攝于2020年3月18日雨后,樹木與水中倒影形成一幅靜謐的畫面,沒有漣漪,沒有樹葉飄落,只想享受此刻的安靜
———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沒有過期的過期日子
作品形式|攝影
創(chuàng)作者|周展桐
所在城市|中國·廣東·佛山
創(chuàng)作說明|
疫情期間把從小收藏的東西翻看了一下
一大紙箱地拆開
玩著小時的玩具
看著公仔書
看了看老照片
啊
成年人也是過期了的小朋友。
———
▌
心里有花
附近都是愛
作品形式|動畫
創(chuàng)作者|馬兜GOST
音樂信息|椎名林檎—Apple
所在城市|中國·廣東·廣州
創(chuàng)作說明|
作為一個90后的叔叔盡可能在記憶里搜尋了一些關于少女的粉紅色的回憶love and peace。
——
THE END
作品征集截止日期為:2020.04.05
了解更多征集細則,請點擊下方圖片鏈接。
通過篩選的優(yōu)秀作品將分四期展出,時間為:
第一期/ISSUE 1————————2020.3.16
第二期/ISSUE 2————————2020.3.23
第三期/ISSUE 3————————2020.3.30
第四期/ISSUE 4————————2020.4.06
———
更多展覽動態(tài)
將于“花城匯、THE END DESIGN”
公眾號持續(xù)更新
主辦方/Organizers
花城匯、THE END DESIGN®
策展團隊/Curatorial Team
THE END DESIGN®
協(xié)辦方/Co-organizers
快活傳播、小二傳媒、策劃人網(wǎng)、益聞網(wǎng)、士多里
視覺設計/Visual Design
THE END DESIGN®
支持媒體/Cooperative Media
(持續(xù)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