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圖書館啟用新LOGO,開航大閱讀時代
圖片
今天,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在新建成的東館重磅發(fā)布了新版機構標識(LOGO)。
圖片
新LOGO以風好正揚帆、飛鳥過山海的視覺意象,寓意上海圖書館將以智慧復合型圖書館的嶄新定位,引航閱讀連接萬物之大閱讀時代的發(fā)展愿景。升級后更適配全媒體傳播生態(tài)的視覺識別系統(tǒng),寓意上海圖書館將全面導入以人為本、關注細節(jié)與體驗的設計思維,厚植屬于上海這座“人民城市”的詩意棲息地。
圖片
圖片
新LOGO由秉持“東情西韻”理念、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設計師陳幼堅捉刀,整套視覺識別系統(tǒng)由熟悉上海文化發(fā)展的本土頂尖設計師沈浩鵬完成。
兩方團隊的合作,融合國際視野與本土情懷,表明上海圖書館將以更符合城市開放理念、包容文化和時代精神的方式,講好圖書館的故事。
圖片
圖片
塑新LOGO塑新閱讀
澎湃的音樂聲中,富有未來感的激光秀將新LOGO帶到了發(fā)布會現(xiàn)場。新LOGO傳承原有館標的三角外形,但以更簡潔、扁平化的設計,呈現(xiàn)了形似風帆的主視覺圖案,表達上海圖書館秉持初心、不懼變革,向大閱讀時代啟航遠征。LOGO中蘊含的多重意象既是對大閱讀時代的解讀,也是對上海圖書館為通向該時代而施行的“智慧(intelligence)、包容(inclusiveness)、互聯(lián)(interconnection)”3i轉型戰(zhàn)略的闡釋。LOGO用弧形線條構成書本翻頁的意象,頂部似有一只從書本中振翅飛出的小鳥,因為充滿智慧而顯得自在從容,寓意上海圖書館將傳承過去的成功經(jīng)驗,擁抱未來的智慧發(fā)展,以科技賦能文化,為讀者提供便捷、智能、創(chuàng)新的服務。
圖片
LOGO左右對稱,呈兩種深淺不同的藍色,如飛鳥棲息在被陽光照耀的大樹上,寓意上海圖書館將傾力推動本館與東館協(xié)同發(fā)展,兼顧公共閱讀推廣與專業(yè)圖情服務,為全年齡段、多樣化知識需求人群創(chuàng)設包容性環(huán)境。新LOGO的重磅發(fā)布意味著,智慧、包容、互聯(lián)戰(zhàn)略將引領上海圖書館迭代成為嶄新的智慧復合型圖書館。所有這些與機構形象相關聯(lián)的設計,都表明,上海圖書館將面向未來,把創(chuàng)新思維全面導入圖書館的硬件與軟件發(fā)展之中,強調以人為本、關注細節(jié)、講究體驗的辦館理念,煥活館員與讀者相輔相成的創(chuàng)造力,不斷優(yōu)化業(yè)務流程與服務流程,厚植屬于上海這座“人民城市”的詩意棲息地。
陳幼堅|1950年生于中國香港,著名設計師,曾榮獲香港乃至國際獎項400多個,在紐約、倫敦、東京等地名聲大噪。1996年,被設計界視為“圣經(jīng)”的《Graphis》雜志將陳幼堅設計公司選為世界十大最佳設計公司之一,1997年,海報及藝術掛鐘被美國舊金山市現(xiàn)代美術博物館納為永久收藏品。陳幼堅認為,2002年其在日本舉辦的個展“東情西韻”的展覽比所獲得榮譽更能涵括他的設計特點和藝術追求。沈浩鵬|1959年生于上海。1981年畢業(yè)于上海輕工業(yè)高等??茖W校美術設計系,曾任文匯報美術攝影部編輯,青年報社《青年報》、《生活周刊》、《青年社交》雜志編輯。許多作品為美國、德國、法國、丹麥、日本、臺灣和香港的藝術收藏家及博物館收藏。
來源文匯報
https://mp.weixin.qq.com/s/HAU8z3Pd8JIpN8auns5h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