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暴在线视频|蝌蚪窝综合国产国产AV无乱码|无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天天九九一级片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您的位置:首頁 > 視覺傳達

華文圈中文"文字設計"最出色的設計師

發(fā)布時間:2020-03-11      閱讀量:12510次     
  王志弘の字體與中文設計  
  王志弘,臺灣新生代設計師,1975年生于臺北。2000年開始以個人工作室承接設計案至今,以平面設計為主,領域涵蓋各類書籍、電影,及表演藝術活動等宣傳制作物。先后于2008年、2012年與出版社合作,自創(chuàng)INSIGHT、SOURCE書系,以設計、藝術為主題,引介如佐藤可士和、荒木經(jīng)惟、原研哉、草間彌生、橫尾忠則等人之著作。設計作品曾六度獲臺北國際書展金蝶獎之金獎、香港HKDA Design Awards葛西薰評審獎與銀獎,并入選東京TDC。
  日語字體與中文設計  -
  嚴峻環(huán)境中的慎重選擇
  回想昔日還是以平面設計工作維生時,自己碰到純中文的案子便會擔心(注:在香港,設計師從歐美接到的案子并不會少;當然,即使是在地客戶,英語也是必要搭配),因為中文字體線條處理往往都很不濟,加上造型呆板,除了家傳戶曉那幾套字體外,其他的,基本便沒有人在用-這是香港設計界的現(xiàn)況。在臺灣呢?
  在誠品書架上吸引人注視的《海海人生!橫尾忠則自傳》、《白》的書籍排版、海報;京極夏彥的《幽談》等多部作品,以至最近的《符號帝國》、《字型散步》、《製衣--山本耀司》等,或許題目不感興趣,但從敦南誠品的樓梯爬到門口,覺得吸引而充滿設計感的書籍,總會包含他的作品。
  王志弘算得上是華文圈內其中一位中文文字設計最出色的設計師。
  《海海人生!橫尾忠則自傳》,橫尾忠則,2013
  《白》,原研哉,黑色版本海報,2012
  《幽談》,京極夏彥,2012
  字型散步,2014
  《製衣》,山本耀司,2014
  面對中文字型缺乏的應變方式
  -
  從自己觀察發(fā)現(xiàn),最近兩年王志弘對日本字體多加運用,特別在標題上。這令我想到這是否跟中日字體存在基本素質差異有關。為此我直接問志弘。
  日語字體真有那麼好用嗎?。ㄐΓ刮摇纲|問」?!肝译娔X裡的中文字型其實不多吧,我相信大陸跟香港有一些好字型的,只是我手上并沒有這些東西而已。(笑)」志弘說。
  談到字體,志弘再細想一下,神色比剛才稍稍凝重?!膏牛蚁胱畛跏褂萌毡咀中痛蟾攀橇闳臧?。也沒有誰教我這樣做的,只是遇到困難時,自然會發(fā)展出一套對應方法--無論這方法是不是正統(tǒng)的?!顾φf?!概_灣的中文字型在細節(jié)處理不好,在需要放大文字時,缺點就會曝露出來。我當時發(fā)現(xiàn)日文字型裡原來有不少漢字可用,雖然不足以排版,但製作封面主標題已經(jīng)足夠,所以才開始選用日文字型。」志弘的看法,該有不少設計同業(yè)共鳴。
  中文字體開發(fā)時間極漫長,與其等待好字型某天誕生,設計師大多已經(jīng)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措施,以繼續(xù)為客戶、作品保有最高素質產品。中文排版、中文設計,與其他語言的設計師相比,從來不是一份好差事。每一位在現(xiàn)有嚴峻文字環(huán)境中,只要能夠設計出色中文設計的設計師,都值得我們致敬。
  自己當時立志從事字體設計(內文字體設計、明體、黑體設計),也是察覺到這種現(xiàn)像,希望有一天,可以改變「中文字體難用、細節(jié)表現(xiàn)」不好的問題,總有一天,我們不用再為中文字體擔驚受怕,我們的母語文字、在地設計,最終為我們帶來工作上的安心感。
  《決斗寫真論》,篠山紀信、中平卓馬,2013
  我們需要太多太多
  「好用」耐用的字型
  -
  王志弘的工作還會涉及其他語言,像日語、歐文,我還想知道他對中文字體的一些抽象思考、技巧吧。中文真不好排呢!歐文好讀、好排,只要手上有對的字體,很快便可以構想出不錯的版面了。大量、或巨大的中文字并不好設計,好壞得要看文字本身是哪些字了。
  編排好不好做,還需要碰運氣,看遇上哪些字呢。要是是兩個、四個字造型都四四方方的,就是一項難題。
  要想將中文排得好,就必需要能夠了解手上的文字是甚麼造形,該用甚麼方法『料理』它。」就像「令」字呈棱形、「書」字是長方形等等,無論造「漢字」還是使用「漢字」,便必須要考慮到這些要點。
  王志弘又認為,我們需要很多很多「好用」、「堪用」的好字型,猶如是一項永不止息的要求。他更強調能有一些中宮較緊、有明顯中文型態(tài)的字型,特別是黑體。
  中文字本身四四方方,筆劃既多又笨重,難以符號化。我們還常常需要處理雙語(中歐文搭配、中日文搭配等等)結構,這讓我們在執(zhí)行上增加不少難度呢。
  《模仿犯》,宮部美幸,白書封版本,2013
  中文字型制造者
  與使用者、閱讀者的期望落差
  -
  今天中文字四四方方,背后有很多技術考量。
  除了對于小字號(內文字、注釋大?。┑谋孀R度、閱讀性外,更多是開發(fā)商、製作廠商在生產的考慮,而不是出于用家、閱讀者意愿。
  在金屬活字時代,一個字重中文字體動軏萬字,大量的金屬燒製、刻模,可以想像需要很多人合作製作才能成事。要是中文字以方塊形式展示,那麼整體風格更容易以單一標準統(tǒng)一,在品質檢查時也更方便經(jīng)由不同文化背景、知識程度的員工去合作處理--中文字體的美感,就在文字的個性高度受限后流失了。即使今天造字軟體、技術大解放,這流弊還是至今不改。
  至于筆劃設計等,以往造字師傅都是工匠,在工廠內只屬于工人階級,對于筆劃的線條或文字的結構或許熟悉,可是要將字體調適至符合平面設計師、用家的期許,在今天看則應該是字體設計師的工作。
  《模仿犯》,宮部美幸,黑色書封,2013
  那怕中文缺陷連連
  貫徹美感足以破除所有障礙
  -
  即使了解到背后有原因,礙于產業(yè)的運作、加上大部份人已經(jīng)『適應』下,難以全面改變這局面呢?!刮艺f。「這是事實,還是一種認知上扭曲,一時也難以釐清吧。對于中文字體,志弘表示感慨。
  不過,他卻并沒有像我一般採取拒絕態(tài)度,畢竟,在要完全根除問題前,生活還得要過,工作還得要做,他心中的美學,還得要透過各式各樣作品去貫徹?!刚业揭环N合乎標準與兼顧中文美感的排版基礎,是我一直在貫徹的事。」這不是用拒絕使用外文可以解決的事,所有的文字結構、排版方法都應該在自然的演化中發(fā)展,我們只要在過程中不斷關注品質就可以了。
  貫徹自我對美的追求,不就是志弘從退伍、多封履歷信被拒收,到今天獨當一面下所賴以成功的奧訣?只要對美的追求清晰,就會用盡手上方法去達成心中所想。
  轉自瀚文堂,撰文:許瀚文

  相關版權原作者所有

https://www.daogeziyuan.com/articles/detail/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