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林大學藝術設計學院2022屆工業(yè)設計專業(yè) 本科生畢業(yè)設計作品展
工業(yè)設計專業(yè)畢業(yè)設計展
前言
2022年4月20-30日,浙江農林大學工業(yè)設計專業(yè)畢業(yè)作品展將在藝術設計學院學5一樓展廳與大家見面。
本次畢業(yè)設計以“生活、藝術、設計”為主題,集中展示同學們四年的學習成果,和對生活、對時代、對未來的思考。設計作品涉及生活家居、民族文化、兒童玩具、智能交互、未來移動等多樣化的題材,展示了同學們獨到的見解、詳實的調研、縝密的思考和精彩的表達,向大眾展現(xiàn)新一代設計學子的專業(yè)素養(yǎng)的精神風貌。
這是一個大時代,危、機并存,汰舊革新,更加需要我們一代新人肩負起時代和歷史的重任,扎根專業(yè),心懷民族,堅定初心,用自己的智慧和心性擘畫未來。
作品展覽
陳格
指導老師:潘榮
設計說明:本設計聚焦“留守”寵物這一城鎮(zhèn)養(yǎng)寵家庭日益增多的現(xiàn)象,關注獨處人類居住環(huán)境下寵物貓的生理、心理健康及安全狀況,兼顧飼主外出后對留守家中寵物的心理上需求,提出由“監(jiān)控投影機”、“感應按鈕”、“監(jiān)測項圈”三者組成的看護產(chǎn)品系統(tǒng)設計,以創(chuàng)新的人-貓間遠程雙向交互形式,來實現(xiàn)對留守寵物貓的心理陪伴、健康關注、安全照護,以及滿足飼主對于與寵物貓遠距離時的了解、互動、陪伴需求,有助于促進人寵關系的和諧,提升寵物福祉。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2
黃星星
指導老師:錢玨
設計說明:“集屋”是一款創(chuàng)意家具組合計,此家具組合是以壁掛的方式置于家中,上部分是洞洞板的設計,木板上可放置綠植小盆栽、擺件等,火柴棍便于懸掛日常物品;下部分主要用于收納和學習辦公使用。上下部分可拆裝,利用榫卯結構連接固定。正面的長方形面板外觀設計為畫框樣式,可根據(jù)喜好放入不同裝飾畫,面板打開后,便成了學習辦公的書桌,內部右側T型分隔可收納書本或其它小物品。這款壁掛式家具組合造型上像一個掛于墻上的小房子,使得家中更添幾分溫暖氛圍,合理利用空間收納物品的同時實用性也大大增強。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3
劉亭
指導老師:陳思宇
設計說明:此產(chǎn)品為畬風箱包系列設計,包括腰包、背包、挎包、錢包和公文包五大款式;該箱包結合畬族服斗衣領造型文化元素,畬族衣領相對于漢族更具有民族特色;在工藝上主要采用刺繡、絲網(wǎng)印、縫制等加工而成,縫制內容為畬族彩帶紋樣款式折線式二方式連續(xù),通過解構重組方式對紋樣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整體箱包設計達到民族性、創(chuàng)新性和多樣性統(tǒng)一。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4
冉靜
指導老師:劉青春
設計說明:該動感玩具在傳統(tǒng)的下坡自走玩具基礎上進行改進,增加可控制性,趣味互動性。兒童可以調整小雞尾巴和腳的位置來控制其下坡速度和穩(wěn)定性,改善了傳統(tǒng)自走玩具難以調整的缺點,得以讓3歲以上兒童自己探索重力和斜面作用力的關系對小雞下坡帶來的影響。同時家長也能與孩子一起探索其中的物理奧秘!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5
申雪嫣
指導老師:王軍
設計說明:STEAM玩具是基于STEAM理念而研發(fā)的一類教玩具,STEAM玩具需包含至少兩個特點:一是融合STEAM中至少任意兩個領域的知識內容,二是給孩子留有自我發(fā)揮、自我創(chuàng)造的余地。這款玩具基于STEAM教育理念,將數(shù)學、技術以及美術三個領域結合,旨在讓孩子在玩耍中學習,在玩耍中提高創(chuàng)造力。階段性的玩法設置,可以讓孩子對于一些高難度知識、規(guī)律有一個循序漸進的認知過程。此外,多形態(tài)的單體可以幫助孩子加強形態(tài)認知,色彩的變化刺激孩子早期的色彩識別能力,搭配的圖文同時起到識字識圖的效果,自由的拼接給孩子發(fā)揮想象的可能。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6
沈燁芳
指導老師:陳思宇
設計說明:該系列設計以畬族傳統(tǒng)紋樣為基礎,主要運用了鳳凰紋,字符紋和幾何紋。項鏈和耳飾設計主體是團狀式的鳳凰紋樣,整體造型精簡,將鳳凰的頭尾有一部分位置相連,形成一個相對整體的“圓”。手鐲與戒指裝飾以簡單排列的犬牙紋。發(fā)簪簪頭部分是翔鳳紋樣,重點表現(xiàn)其尾部。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7
王秉學
指導老師:劉青春
設計說明:當機械美學遇上場景動態(tài),Automata就這樣誕生了。為了探索如何將中國的元素融入Automata中,設計出一款帶有中國氣息的Automata的裝置,設計出了這款“貓鼠故事”Automata裝置。該款Automata裝置講述的是從“小老鼠上燈臺”的打油詩改編。設計了大灰貓和兩個卡通形象。通過設計凸輪和棘輪,來模擬整個打油詩的場景故事。小灰鼠底下的是棘輪,而大灰貓的底部則偏心輪。以此來模擬效果。除去機械單元或者是玩偶單元,每一種單元都能經(jīng)得起推敲,這就是Automata的魅力所在——理性中帶有感性,感性里充滿了想象。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8
鄭然心
指導老師:傅桂濤
設計說明:該作為一個寵物愛好者,對近年來在中國頻繁發(fā)生的寵物托運傷亡的事件感到非常遺憾。而其中,寵物托運服務公司為了賺取更多利潤而導致的寵物傷亡事件更是頻頻成為社會熱點話題。
通過寵物航空物流運輸?shù)陌l(fā)展背景和研究現(xiàn)狀的分析可知,首先,我國寵物航空運輸?shù)姆樟鞒毯秃娇障涞拇_存在設計問題;其次,面對寵物市場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為了促進航空物流的發(fā)展需要對寵物航空物流運輸服務流程進行改善;最后,因為我國寵物航空物流運輸?shù)牟煌晟?,研究不充分,不能滿足顧客需求,缺少對航空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完善生活方式。
因此,我設計了一個寵物托運服務系統(tǒng),包含全新的app設計以及可折疊寵物托運箱的結構造型設計。通過APP簡化現(xiàn)有的寵物托運流程,實現(xiàn)購票和服務預約一體化,并對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托運流程指導,讓用戶無需依賴服務公司即可輕松辦理托運手續(xù)。同時采用先進的寵物箱,確保寵物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并將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反饋到移動端,讓用戶安心。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9
鄭睿斯
指導老師:王軍
設計說明:病恥感最初來自精神醫(yī)學領域的研究,是患者因疾病產(chǎn)生的一種負性情緒體驗。將病恥感引入設計領域,作為衡量此次設計的數(shù)值標志,結合感性工學設計研究工具與通用設計的理念,設計產(chǎn)生本次課題結果。抹去助聽器作為醫(yī)療輔助產(chǎn)品的刻板印象,讓其成為日常用品甚至于時尚裝飾,是此次設計的初衷。設計始終服務于大眾,但看見更多的人,讓特殊成為獨特,讓浪漫擁抱生活,是搖滾精神對我的支配。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0
鐘培杰
指導老師:陳國東
設計說明:這是一款結合閩南文化特色的兒童拼板積木玩具。靈感來源于閩南特色建筑、閩南語。將不同的積木塊按照形狀放入積木盒凹槽,這與閩南紅磚厝的“出磚入石”在形式感上異曲同工。積木塊的造型來源于閩南紅磚厝和番仔樓,極富閩南特色的燕尾脊、南洋裝飾給積木塊增添造型美感。在此玩法基礎上,積木盒的凹槽的排列形式也進行了設計,將對應的積木塊放入凹槽后,組成了閩南語里極具代表性的三句話:“你吃飽了嗎(汝呷飽未)”、“愛拼才會贏”、“逗陣來搏(一起拼搏)”,體現(xiàn)了閩南:“腳踏實地過生活,不畏艱辛拼事業(yè)”的精神,在培養(yǎng)兒童智力的同時發(fā)揚閩南文化。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1
周宇軒
指導老師:傅桂濤
設計說明:自然界萬事都是混沌、運動、偶然,并且都有對立面。在探究生命的時候,其實可以從死亡入手。正是有了死亡的存在,生命才被賦予了意義。破碎的瞬間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大都是負面的,感情破碎、玻璃破碎、夢想破碎等。但是蛋類的破碎的確是美好的,那是一個生命誕生的瞬間,正如同細胞的分裂破碎,才造就了所有生物活動。這把椅子是我用蛋殼作為主要材料,利用蛋白質變性膠作黏合,在21天的不同天氣環(huán)境中的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溫度、濕度和空氣流通速率是影響材料柔軟程度的關鍵。通過重新配比和將軟硬程度不同的部件交替堆疊,實現(xiàn)在保證座椅支撐性的同時,讓坐面柔軟并富有彈性,形成對比和反差??桃庵谱鞯淖娴牧鸭y和凸起,仿佛即將破土而出的生命。一經(jīng)產(chǎn)生便不會再變化的裂紋是軟硬材質的碰撞和對話,是對生命誕生的的無盡思考。同時,我也想說明,蛋殼這類基數(shù)巨大的、被忽視的、存在浪費但有利用價值的常見材料,具有無限的偶然和可能。
PS(21天為雞蛋在適宜孵化溫度37.2攝氏度下的普遍孵化時間)
12
祝媛媛
指導老師:陳國東
設計說明:陳寅恪先生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shù)幹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痹谥袊鴼v史上,宋代是承前啟後的重要歷史發(fā)展階段,也是文學和藝術理論大發(fā)展的時期。本產(chǎn)品以以宋代建築、字畫、器物為靈感,運用多種宋代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結合,設計出一組多功能可拆卸自由拼接的桌面用品。
產(chǎn)品具備便簽盒、卡片夾、手機支架藍牙音響和鬥拱積木玩具的功能,造型來源于宋代歷史文化,具有強烈的歷史深度感、深厚的鄉(xiāng)土文化積澱,以及較為古老而獨立的審美風格和文化特色,將宋代民俗文化置于宋代日常生活中。對于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們的文化審美有教育意義。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3
陳欣煒
指導老師:劉青春
設計說明:這款產(chǎn)品是通過發(fā)揮竹材與塑料材料各自的特點,各取所長的方式來解讀竹塑混搭設計的主題,是通過對古老明式坐墩進行采樣及重組后設計產(chǎn)生的這款新式“明式坐墩”。這款竹凳在充分吸取舊式坐墩的形式特色之后,我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最首先便是用夾頭榫代替插肩榫,這么做的原因在于簡化竹材的加工步驟,讓明式坐墩從手工藝品解放出來,實現(xiàn)工業(yè)批量生產(chǎn)。再然后便是利用塑料的良好可塑性,通過注塑工藝讓塑料件成為定位整體結構的關鍵部分,減免因開槽而對竹材構件強度的影響,讓塑料成為承上啟下的連接件。整體部件一氣呵成,強度也有所保證,借鑒的坐墩元素讓這款產(chǎn)品包涵濃郁的中國美學,再加上古典的竹材與現(xiàn)代的塑料結合的方式,種種加持讓這款坐墩具有不凡的魅力。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4
何誠豪
指導老師:王海英
設計說明:《援手》是一款鼓勵人們互相幫助的產(chǎn)品,包含APP和智能手環(huán)。旨在幫助人們快速求助。遇到突發(fā)疾病或受傷的用戶只需一鍵就可以就近發(fā)送求助請求(智能手環(huán)會幫失去意識的用戶自動發(fā)送求助請求),求助的同時可以收到醫(yī)療建議。志愿者收到請求可以通過界面的引導快速前往救助。就近互助可以讓用戶在120急救到來之前就得到救助,縮短急救等待時間,增加獲救概率。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5
金晨陽
指導老師:錢鈺
設計說明:該梳妝臺是當代特別流行的北歐簡約風格,它一改傳統(tǒng)的一體化設計,將梳妝臺分成墻面和桌體兩個部分,墻面部分的設計靈感來自于蜂巢,它由五個大小不一的六邊形排列組合而成,并且各有各的功能,除了三個用于收納,放置裝飾品的柜子,設置了一個化妝小冰箱用于冷藏,還有一個智能化妝鏡,擁有天貓精靈的功能,可以語音控制與交互,播放視頻,音樂,還能依照用戶的臉搭配適合的妝容。桌體部分分成兩個區(qū)塊,一邊是抽拉式的收納抽屜,另一邊是翻蓋式的收納首飾盒,首飾盒處也設置鏡面,桌面左上角還有用于充電的插座,整個梳妝臺功能齊全,造型時尚,非常有發(fā)展前景。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6
林雨月
指導老師:錢鈺
設計說明:本產(chǎn)品是基于旗袍元素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設計,從旗袍的盤扣中提取元素,運用到化妝品的包裝上。這一套系的化妝品包含了口紅、唇釉、眼影、散粉、粉餅以及腮紅餅,方便化出完整妝容。盤花分裂兩邊,有對稱和不對稱兩種,盤扣的花式種類豐富,本套系提取了三件旗袍上的紋樣,在化妝品包裝上做成浮雕,盤扣盤旋在包材上,就像是在旗袍上的盤扣一樣。產(chǎn)品的主色調為紅金搭配,傳統(tǒng)棗紅色與金色采自旗袍常見的兩種顏色。
17
劉淑靜
指導老師:陳國東
設計說明:造型設計采用簡單幾何元素,圓,矩形,三角形并演化為圓球,圓柱,圓錐進行組裝拼接。衣帽架可以單桿組裝使用,也可以多桿組裝使用。可旋轉裝置可以幫助租房人群充分利用居住空間,解決空間死角問題;螺母螺栓連接,拆裝方便,對于搬家來說,用戶可以很輕松攜帶;木材與金屬搭配,造型風格簡約,時尚,具有設計感,符合現(xiàn)代年輕審美??刹鹦对O計可以使衣帽架扁平化包裝,對于物流運輸和搬家攜帶都給予便利。木材材質采用橡木,價格合理,降低成本,金屬材質選用鐵,利用電鍍工藝處理金屬表面,使其更有光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8
劉子菁
指導老師:王麗
設計說明:兒童自閉癥是發(fā)生于兒童早期的一種涉及感知覺、情感、語言、思維和動作與行為等多方面的發(fā)育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三大類核心癥狀,即: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本課題從自閉癥兒童和父母的根本需求出發(fā),以幫助自閉癥兒童群體恢復社交能力及部分認知能力為目標。EPETS以建立父母和自閉癥兒童之間的養(yǎng)成物的方式,刺激自閉癥兒童模仿,從而促進孩子對日常用語、情緒的理解;以森林為主題,AR模式為輔,結合森林白噪音和常見動植物,更好地引導自閉癥兒童形成良性的對日常生活常識,培養(yǎng)一定的邏輯思維;以AR合作游戲的方式,增強親子關系,更有助于自閉癥兒童體會社交關系,適應社交體驗;以衍生品盲盒的形式,鼓勵孩子積極面對疾病的療愈。該APP結合創(chuàng)新交互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兒童五感發(fā)育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也能夠以自然主題輔助孩子認知。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9
張博怡
指導老師:傅桂濤
設計說明:雙色臺燈的設計是本能層面的設計,利用兒童最本能的視覺感知,以多種顏色作為刺激物,來達到讓兒童認知色彩的目的。參考了蒙氏教具感官系列中的對色色卡,利用同一個物體,在不同的燈光條件下,能夠反射出不同顏色的這一特點,設計了這款臺燈。三原色木質收納柜的設計是行為層面設計,靈感來源于三原色之間的聯(lián)系??紤]到兒童的行為能力和行為特征,讓兒童在使用木柜進行收納的過程中,鍛煉動手能力,并且通過推拉三色柜門的時候,進一步認識色彩并且發(fā)現(xiàn)色彩間的聯(lián)系。鏤空圓柱收納柜是行為層面的趣味性。兒童對色彩的一種記憶方式是通過形狀和色彩的結合,所以這款收納柜的設計就是通過不同形狀的小孔,在柜門推拉的過程中,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從而讓色彩填充整個圖案。多色塊衣柜的設計是行為層面上的設計,同時也是一種反思層次的設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20
張雨涵
指導老師:王麗
設計說明:本產(chǎn)品是一款基于森林康養(yǎng)五感療法中觸覺、視覺理論,以重建兒童與自然聯(lián)系為出發(fā)點設計的兒童拼圖地毯。拼圖地毯整體造型上通過特定絨線材質的立體裁減,打造出起伏的復雜層次,以移植模擬森林環(huán)境中苔蘚的肌理與觸感,實現(xiàn)心靈安撫、情緒鎮(zhèn)靜的功能。產(chǎn)品圖案及色彩則以森林四季場景為主題,提取歸納森林的真實色彩與形態(tài),并選擇綠銹眼鳥、雨蛙、赤狐、雪兔四類具有代表性和廣泛認知性的森林生物為選取對象。產(chǎn)品玩法上,隨著使用者不斷將拼圖碎片安放到正確的位置,主題動物就會逐漸隱匿于周圍的環(huán)境色中,在幫助安撫鎮(zhèn)靜孩子情緒的同時也鍛煉其識色能力與專注能力。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21
王文婷
指導老師:劉暢
設計說明:該設計是基于淳安地方特色文化的飾品設計,整個造型取自淳安縣“水下古城”復原后的地形圖,以其為基本造型,設計成了一套飾品,包括戒指、耳鏈、手鏈、項鏈四件,四件中又有不同的設計點。戒指最為簡約,將整個造型進行彎曲,再加上可以活動的圈口,可以調整到合適的大小;項鏈中存在鏤空和填充,下方掛著上方缺失的部分,意為雖然不在整體中,卻也通過線相互聯(lián)系著,與整個設計的背景相聯(lián)系,指代移民的人們與這座古城的聯(lián)系并沒有斷開,耳墜和手鏈也是這樣,存在空的部分,但也有所牽扯著。整套飾品材質主要為金屬材質,加上中間的部分采用掐絲琺瑯的工藝增加整體的色彩,在最后使用滴膠進行封閉,讓整體更加完整,也可增加使用壽命。